English

千里之行始于足下

●京味斋
1998-12-04 来源:生活时报 钟少华 我有话说

北京前门大栅栏步行街,是不久前才定名的。迈步走在其中,那种感觉是太沉重了。两旁的彩绘老式洋楼上,虽然百年老字号招牌金光闪闪,彩旗广告招展,路面干净平展,店铺中商品堆砌,但是没有多少顾客游览。这里是有什么不对劲?从1949年到80年代,甚至在痛苦的文革期间,我都会偶尔去遛达,挤在举步艰难的人流中,也能减轻点精神上的苦痛。

昨天,命运又拉我到了大栅栏。这次可是中国改革开放中的传奇人物黄宗汉的电话指令,他曾以《红楼梦》研究而办成“大观园”;以电视剧“天桥梦”办成“天桥乐剧场”;再以孙中山研究恢复“湖广会馆”;现在他显然是将新目标锁定在大栅栏整体改造上,我被他拉来试用,看看书生的空议论是否能够适合经济时代?更有一个我同意的理由,作为现代中国年龄最大的博士生,他在用全副精力撰写博士论文,我不能拒绝提供自己的一孔之见。于是我们走进“内联升鞋店”。

此4层楼的鞋店又一次装饰一新,仿佛古色古香。可别小瞧它,百余年间,她曾经创下金字招牌,19世纪长期领导民族鞋业新潮流,在20世纪她被不能抗拒的政治强力压得奄奄一息,现代的中国人明白过来了,依然推荐她走在大栅栏改造的前头。我在店堂中边走边看,确实已经感受到经营者的奋发图强:店门口摆的是小平同志订制打算穿到香港走一趟的布鞋,他老人家如果穿上此鞋,千里之行的象征意义人人皆明,中国人就更应继承下来给现代的自己开步于足下;大堂里一角是一位制鞋工人端坐全套行头前,一板一眼地缝纳千层鞋底,引来不少顾客围观,更是外国游客关注的好现场。中国传统鞋确实有其优势,从出土的千余年前俑人鞋底上,就有缝纳标记,那是沈从文先生早就考据得一清二楚的。至于穿布鞋走路的派头与舒适,那得请季羡林老前辈来现身说法才行。我逛到3楼,柜台内艳色夺目,原来是久违的绣花鞋,在中国传统的绸缎上精心绣上动辄欲飞的花朵蝴蝶,令人遐想如果穿在现代小姐们美丽的脚上,会在舞厅内汽车旁,引来多少现代风流韵事!

几位总经理随便围着黄老,谈自己经营的苦辣酸甜。黄老则更是以欢快的语调明确地回答着,针对性很强,全是对大栅栏经营改造操作者的具体要求。由于“内联升”经营开始得法,可以再上台阶,拿出楼面办好一个“鞋展览”,同旅游局合作,成为中国现代有代表性综合企业;然后是管穿衣服的“瑞蚨祥”,更有一套安排。再往后把每一个店铺全鼓捣上去。最后看来并不是因为我在场而冒出一句话,让我这书生吃惊不小,他说道:“总结我们这几年的经验,我们要以民俗学来做大栅栏重新发展的支撑。”天啊,这些年我听惯了科学兴国、知识产业等大而不见落实的话,就是似乎没有人提出一种具体社会科学来作为一条街的发展根据。这位黄老博士生真不简单,他自然深知目前大栅栏困境,他从这繁多的社会经济现象中抓定的是学术的科学本质,然后努力安排大家也能接受他的实干方案,拿社会实践做社会科学的操作场所,中国社会和中国学术双方都能从中受益,老百姓更是最欢迎的。这只能说是黄老实践小平思想的又一步,至于能否成功,那要看大栅栏的经营者,看学术界的支持者,也更是北京市民的参与和努力了。

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!这是古代一个简单的真理,但是其中忘记了说明穿什么鞋会有何不同。因为在我的体验中,被导引穿小鞋是最害死人的,让你有穿鞋的样子,而其实一步也走不成。那么,我们还是穿好鞋,加快自己的脚步吧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